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——启喑学馆

来源:水母网  发布者:plda  日期:2012-04-24

    水母网3月11日讯(YMG记者 杨健)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,美国传教士米尔斯的夫人用美国罗彻斯特聋儿学校“无声工作者”组织赠送的50美元,开始在登州招收聋哑学生入学,第二年,学馆取名登州启喑学馆。启喑学馆采用美国罗杰斯特聋哑学校教材和自编的《启喑初析》为教材,用口语、手指语和手势语教学。由于当时国人对聋儿教育不理解,因此开学之初,只招来两名学生:李三元和刘堂凯。刘堂凯进步很快,学会了写700个字,认识1330多个汉字,能分辨出方言在音节上发音轻重的不同。
    1892年,启喑学馆已经有了11名学生。当年5月,米尔斯夫妇返回美国休假。休假期间,夫妇二人走遍美国,呼吁更多的美国聋人关注启喑学馆,返回中国后,他们陆续收到了国外广泛的经济援助。1895年6月21日,米尔斯先生因心力衰竭去世。1896年1月31日,米尔斯夫人不得不忍痛关闭学馆,等待机会重新开始。
    1897年,美国罗彻斯特聋人学校校长威斯特韦尔特博士写信给米尔斯夫人,建议她重新试办学馆。罗彻斯特聋人学校负责筹集资金,保证满足学馆需要。1898年2月1日,米尔斯夫人动身来到烟台,暂时租用烟台通伸旅馆作为校舍,改校名为烟台启喑学馆。3月,学馆重新开学,很快便招收到7名学生。1899年9月,由于租期快到,在朋友的帮助下,米尔斯夫人在海边买了一块地皮作为校址。1899年11月底,学馆就迁到了新校。
    1898年,启喑学馆由登州蓬莱迁至烟台通伸村。1906年,启喑学馆更名为“烟台启喑学校”,1938年更名为“烟台市立启喑学校”,1948年更名为“烟台市聋哑小学”,1952年更名为“烟台聋哑学校”,1987年,定名为“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”至今。
    【点评】
    蔡玉臻(蓬莱历史研究会副会长)
    作为近现代最早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特殊教育,启喑学馆从诞生到发展,虽然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名称的变化,但是却一直绵延不断,源远流长。它不但是烟台市特殊教育的一张光鲜名片,而且是整个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。启喑学馆的出现,是中国近现代特殊教育的滥觞,也是近现代特殊教育的一个范例,对于启迪和指导特殊教育的建设和发展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。

 


 

 

 

 


   
版权所有:28365-365cim
鲁ICP备05018629号
地址:蓬莱市钟楼东路1号
   
   
电话:0535-5642958
邮编:265600
邮箱:pldag@plda.gov.cn